你不知道的中兴用户体验——中兴消费者体验部访谈

zhongxing-ux-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自1985年成立以来,就以佼佼者的姿态迅速成长直至今日,成为全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互联网思维盛行的当下,作为传统企业的中兴通讯是如何把握市场,找准定位?消费者体验部的成立对于中兴手机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今天,UXPA中国-体验设计大赛的小伙伴们在消费者体验部用户研究科长-王建老师的指引下,对消费者体验部以及中兴进行了一番了解。

 

采访对象:

  • 王建——中兴通讯终端事业部消费者体验部用户研究科长
  • 吕静——中兴通讯终端事业部消费者体验部用户体验数据分析师
  • 李偶林 ——中兴通讯终端事业部消费者体验部用户体验研究&设计师

 

采访正文:

No.1走进消费者体验部

记者:首先,非常感谢三位老师能够接受我们的采访,请先介绍一下公司的组织架构和日常运作方式。

王建:中兴通讯是一个产品比较多的公司,从系统到传输再到终端,都是属于中兴的业务范畴。在正常的情况下,市场驱动设计研发。但我们发现,很多时候研发跟市场、用户是脱节的,所以消费者体验部需要把中间这个桥梁搭通,组织起与消费者的互动。消费者体验部隶属于手机设计中心设计中心还包括UI设计、ID设计、工艺结构设计等部门,承担着中兴手机的用户研究、设计趋势研究、全流程的参与从产品概念到上市后测评回访职责。消费者体验部在组织架构上遍布在五地,分别是南京、上海、西安、深圳和成都。

 

记者:消费者体验部在每个城市是否有不同的侧重?

王建:这是肯定的,这五个地方有不同的偏重。上海和深圳是以研究为主,深圳则更注重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成果其实是核心能力的积累。在南京和西安会更贴近产品的研发,对产品的评估方面是南京和西安的主要工作,成都则会更偏向于与消费者的线上线下互动。

 

记者:记者:中兴目前属于(B to B(企业对企业),B to C(企业对用户),C to C(用户对用户))哪个阶段?为什么要做这种模式的变更?是否未来会有其他的变更?原因是什么?

王建:终端事业部成立了有十几年了。其实是这几年才越来越走向公众,是因为这十年来手机发展的比较快,所以手机才逐渐成为了公司战略重要的一块。我们以前主要的销售渠道是跟运营商合作,完全的B2B,运营商会跟我们定制不同档位的手机去实现他们的捆绑销售,出货量非常大,进入了全球前四。随着运营商政策变化、网络购物兴起,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线上线下渠道直接面向消费者,传统B2B的思维模式就需要转变了。。在B2C时代,我们提出C2B的概念,在跟消费者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发现用户需求,驱动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从而促进了产品的改善和迭代。

 

 

记者:你觉得传统企业和非传统企业有什么样的区别?利与弊分别是什么?

王建:在整体的发展过程中,中兴消费者体验部在2006年就成立了,跟互联网企业的起步时间是差不多的,但是传统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解决很多互联网企业碰不到的问题,比如说在做产品的过程中,互联网产品可以快速的迭代,错误可以快速的更改。但是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因为是有实际的产品,不可能去生产一个不太好用的产品去上市给用户,用户说不好用了再来改。所以当产品上市的时候,硬件通常是不可能再改了,软件的修改也涉及很多方面。这种情况下也造成了传统企业的反应速度比较慢,所以必须在一开始的时候把软硬件可靠性调试的比较稳定,然后再不断进行软件的完善。再就是传统企业的惯性比较大,要转型的话还要往前按旧的方式走一小段才可以。当然,与非传统企业相比,传统企业还是有优势的。比如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多年积累的产品经验、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等使得传统企业有巨大的能量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尤其在改善与人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记者:平时部门的培训是怎么样的?团建又是怎么样的呢?

李偶林:新员工刚开始的时候需要学习公司的企业文化,然后就要进行终端培训,这就包括研发流程、数据分析这些,日常工作中一个月至少有两次专业技能提升培训。

王建:团建方面,公司每年会有预算用于这方面的,有春、秋游,还有传统的方式,比如一个月左右会有一次团队聚会吃饭,组织爬山运动等等。不定期会组织读书分享等形式的团队活动。

 

记者:对你而言,是什么吸引你在中兴工作?

吕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平台、氛围以及团队。我觉得大的企业相较其他企业而言,有比较多的学习机会,部门彼此之间需要沟通、交流的机会比较多,这也就增加了自己的见识。再有就是大企业有比较浓郁的文化底蕴,而且比较传统、实干,这是我喜欢的工作氛围。团队方面又可以互相帮助,大家都不会功利心很重,所以心里压力不大。

王建:除了商业层面,公司在社会价值的体现上,做了很多实事,比如我最喜欢的一项公益项目就是已坚持十年的滇西远征军抗战老兵援助”,这让我感到很暖心,每一年类似这些公益的行为让我感觉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No.2关于大赛的看法

记者:作为本届评委,对于今年所评作品,有什么样的心得感想?

王建:我觉得最大的感想就是,现在的学生设计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的设计,而是开始关注于生活,关注弱势群体,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都是非常好的创意方向。至于还需提升的,就是学生们做产品时“想当然”的地方有时会比较多,对可行性的考虑深入了解不足,对前期研究方面做得较少,我觉得学生团队对这些应该是没有深刻意识到的,大家还是需要去学习和实践。

 

记者:作为中兴与大赛的对接人,对中兴与大赛的合作有什么样的展望?

王建:希望大赛可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权威的用户体验赛事,促进行业现状的持续改善,因为目前国内高校对于用户体验设计方面的教育起步还是比较晚的。希望可以与UXPA为代表的行业协会及同仁们一起将用户体验行业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No.3人才招聘的需求

记者:平时是否能够接触到大学生呢?觉得现在的大学生身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王建:还是可以接触到的,这一年做大学生调研做的很多。确实还是可以感受的到90后相比较于70、80的一些变化,我们的产品终究是要为年轻人去设计的,因为年轻人会去引领潮流嘛,研究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比较典型的与年轻人有关的关键词,比如说美食、旅行、自拍。对于娱乐则比70、80后更加注重,但是我还是坚持认为90后不只是享受娱乐,他们还是有自己的追求的,而且更敢于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那么多的束缚。所以我们中兴用“C(cool)G(green)O(open)”这样的文化转型来创造足够酷、足够环保、足够开放的产品,就像90后一样,酷跑起来!

 

 

记者:对于即将加入用户体验设计行业的大学生,有什么建议给他们?

李偶林:我觉得结合实际来说,我当初在大学的时候实践不是特别的多,只做过一、两个项目。我感觉无论是应聘还是其他,实践很重要。可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的项目,然后适当的做一些计划去实现它。当然,一开始由于经验不够,可以选取小一点的题目,但是一定要自己去是实现,这样对于以后上手工作会有很大帮助。

吕静: 我觉得需要积累的比较多,用户研究的方法可能大家都知道,百度一下什么方法都出来了。但是真正实践起来的时候,就需要自己领悟。比如大家同样做研究,每个人做的结果却不一样。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跟自己的经历还有对事物的掌握深度是有关系的。你掌握的越多,理解到的需求才会越有价值,肤浅的结果拿来是没有价值的。

 

记者:贵团队在招聘上有何要求?

王建:在招聘上有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对于校园招聘,我们会当然也会偏向设计类专业的学生,但是仅仅有设计背景是不够的,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再有就是领悟力、思维能力还有态度。对于社会招聘,看重的就当然较多的就是工作经验了。

 

zhongxing-ux

棒棒的环境下进行的采访

 

中兴通讯作为一个颇具规模的传统企业,给我们的印象就像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先生,他的沉着,他的朴素,却又了解潮流、与时俱进。UXPA大赛十分荣幸,能拥有这样一位卓识远见的合作伙伴。再次的感谢接受采访的三位老师,谢谢!

 

信息及顶部图片来源:http://weibo.com/p/1001603768181217979088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