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需求永远是对的——专访百度搜索用户体验中心高级经理李年福

interview-linianfu

做为百度搜索用户体验中心高级经理,李年福负责百度商业产品的用户研究、交互和视觉设计以及体验团队。十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体悟就是:无论做营销还是做设计产品,甚至对待生活,满足需求永远是对的。以下是IXDC大会上视觉中国 记者对李年福进行的专访内容。

 

产品中的广告推送策略

视觉中国: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将产品和广告有机结合,让用户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产品的乐趣同时又接收到广告信息。

李年福:广告投放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点是我们要把握的,首先是要抓住用户的需求,用户不仅有固定的要求,也有变动的需求,每个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我们要能顺势而变。比如在网购时进行搜索,用户前期会对需求进行一定的表达,比如输入几个关键词找到一些商品进行比对,看看到底要选哪一个,但这个时候肯定不是采购,所以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怎么把握好这种需求是我们要关注的第一方面的内容。

第二我们要了解信息构成的方式,用简单易懂的方法去构架信息,这是很重要的,如果给我看甲骨文,我是看不懂的,所以首要条件是给用户易于理解的信息,先让他看明白,才能谈到让他感兴趣。

第三是个性化,我们推送的广告如果符合用户的需求就不容易被反感,比如现在我正好需要一个什么东西,这个信息就推送给我了,我反倒会很乐意接受。所以现在的广告也越来越偏向于更加精准的定向的个性化的推送给用户。

 

视觉中国:如您所说,现在广告的推送更加趋向定向、个性化,那我们如何精准地把握到用户的这种需求?

李年福: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首先我们的从业者要对这个行业有丰富的经验以及深刻的理解,这样他才能够准确地把握到产品的各个要点。其次,我们会有一个专业的用户工程师团队,通过各种方法去了解用户,我们会通过定性访谈或实验的方法来搜集意见,同时百度也有一个试验室,我们会通过一些仪器去记录用户的操作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搜集他使用的数据,事实上,我们现在确实开始更偏向于采用这种偏数据的方式来获取反馈。一个用户不管在哪个平台,他都会留下大量数据——他在页面上点了哪个地方、去了哪儿、做了些什么、买了哪个东西、在这个页面他停留了多久……这都是他的数据,我们能知道他在操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没有,他走的是否是顺畅的等等,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够得出用户的特征。当然,我们也会将数据与定性访谈结合,毕竟数据只是反映表象的行为特征,比如用户在A页面停留10秒,在B页面停留1分钟,我们就不知道他为什么停留1分钟,用户心里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如果很多用户都在B页面停留了1分钟以上,这就是批量的特征,我们就可以找一些用户进行定向访问,询问他们遇到哪些困惑。定量数据反馈结合定性访谈,我觉得这样的方法对用户需求的把握是比较客观可靠的。

 

从社区网站的进化看用户需求的变化

视觉中国:您负责过百度知道和空间等产品,事实上现阶段社区类网站的人气已经大不如从前了,社区类网站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呢?

李年福:我在05年到06年左右的时间负责过百度社区产品,之后一直负责商业产品,但我也确实看到社区类产品已经面临了一些困难,我觉得不能够简单地归因为产品问题,更多的原因是用户群和用户需求的变化。

拿我自己的经历来举例,当年社区类网站最火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写博客,后来大家都在刷微博,现在微博我也很少写了,但我开始在微信里发朋友圈,所以其实用户的需求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流行的趋势也会很大程度上产生影响。但这并不代表社区类产品没有出路,前几天我去上贴吧,发现有很多贴吧出了美女主播播报,点击很高,这就是有效的手段啊,而且如今90后、00后成长起来了,他们追求个性,必然有表达的需求,所以说需求一直存在,只是形式不同了,所以产品的形态也应该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变化。

 

视觉中国:那么以您的经验和目前所观察到的情况,有没有您觉得还很不错的尝试?

李年福:对于我来讲可能趋向于在有限的圈子里表达自己。

 

视觉中国:熟人网络。

李年福:对,熟人网络是我常用的,比如微信朋友圈。但也有很多人使用一些垂直类的应用,像Instagram这种即时照片分享的程序以及前一段时间Facebook 推出的可图文交流的Facebook Camera App。所以我觉得大趋势还真不好判断,我个人觉得可能会朝着垂直化去发展,也有可能是细分市场,各种都可能会有。这也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用户更加多样性了,这对于市场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当工作与生活成为一致的追求

视觉中国:下面是一个关于您个人的问题,互联网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从业者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够跟得上行业的发展,很多人会觉得累,会有很大的压力,您是怎么平衡工作、生活和学习之间的关系的?

李年福:这是个很好的话题,我从我个人来讲,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启发。

在我工作的头几年里,我都是不断的在去学习各种工作技能,比如FHLAS和各种平面软件,我觉得只有掌握了专业技能才能做好工作。我的工作跟生活是绑在一块的,有的时候甚至我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想到这个产品怎么设计我都会跳起来把手机打开记录一下,我会不分场合去思考我要解决的问题。到了后来的一个时期,我觉得从专业技能,到对产品的整体把握,都到了一个较熟能生巧的状态,这时,我发现就算工作技能已经很专业很OK了,但仍然没法仅仅依靠这些技能把项目推进得更快更好,软性能力的需求出现了——如何与工作伙伴更好的沟通,怎么更好更清晰地表达我的意图,怎么让人更愿意接受我的意见等等,这是无关专业的内容,但这真的是很重要的能力,所以后来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关注这方面的问题。总结一下,专业技能和软技能相加才能体现一个人综合的工作能力,如果要成为一个产品的负责人,更要有一个横向的视野,不仅要了解你的产品,还要了解技术、运营、营销,这样才能整体把握,真正提高项目推进的速度。

到现在,我会把工作和生活分开一些,在工作中处理工作的事情,在生活中用更多时间去感受生活。我现在会花时间去跑步,我会用各种新的APP,也会结交不同的人,我愿意去享受生活的“慢”,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原来跑步的人、旅行的人、从事艺术的人是那样生活的,有那样的需求,其实我更深入的感受到了他们生活的状态。而当你对这种感受足够深的时候,你未来再做任何产品都会对人的理解更加深厚一点。

现在我会跟我的同事讲,心态要慢下来,设计要去追求理想。因为太多的人都急于求成,其实只有当你慢下来你才会感受到各种不同的东西,我觉得感受也是另外一种表达。

 

视觉中国:我能够理解,从最初对工作和事业的追求到后期觉得工作和生活都要追求,再到现在,能够通过自己对生活、对他人的理解和感悟,去设计出让生活更好的产品,工作和生活的目标已经变成了一致的目标,这个状态才是最好的状态!

linianfu-baidu

 

文章及顶部图片来源:http://shijue.me/show_text/53d9b5c2e744f942400064a6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