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设计师周报】跳槽、加薪和技术不断变革环境下的设计师心态

A3

作者:UXCoffee设计咖 (微信公众:  UXminion)

(我们保证这是最后一篇关于Spell访谈的文章了…)

 

UX Coffee第四期播客节目请到了Salesforce高级用户体验设计师 于航 Spell 作客。她是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HCDE专业首个录取的大陆留学生,并在入学后顺利获得全奖。留学期间与Amazon,MicroSoft,HTC,Chase等知名公司合作过实习设计项目。曾作为百万用户的GoToMeeting产品Web端的设计总监,现任职于Salesforce收购的最贵的创业公司SalesforceIQ。

大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订阅收听我们的节目:

  • 手机:iOS自带的Podcast app、 Overcast、 Pocket Casts、 荔枝FM、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
  • 网页端:podcast.uxcoffee.co

在以上APP中搜索「UX Coffee」就可以找到我们啦!或者,你可以把本页拉到最后点击「阅读原文」在网页端收听。

 

我们在这期节目里聊了聊

  • 毕业后工作、跳槽的心路历程
  • 讨论薪水的技巧
  • 设计师如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技术环境的变化(VR, AR, Chat Bot)?

—–

以下是访谈内容:

 

Riceman:我们知道Spell你毕业后先去了Citrix,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决定去SalesforceIQ,是怎么想到要跳槽的?这中间有什么故事吗?

 

Spell:很多事情现在回头看就感觉更清楚了。我刚加入Citrix的时候,我们的design team非常好。我做的是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但和一些传统的做企业软件的公司不一样,我们的一些产品既2B也2C。我们当时的SaaS部门建制很完善,有几个首席设计师很厉害,也有in-house的用研和UI编辑,我觉得大家都很厉害。我的老板也很好,教会了我很多职场小白应该要学的东西,比如应该怎么和某个经理沟通。我当时想学商务写作,他就立马答应报销学习的费用,我觉得他人非常好。但是我在公司呆的一年半时间里,公司重组了4、5次,所以我后来换了老板。新的老板平时跟我聊的时候都只会说「你做得非常好」,却不告诉我我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但是到了performance review的时候却并没有给我打高分。但当我认真问她我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的时候,她却不能给我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当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就觉得很沮丧,当时就有点想走。

 

我当时工作上其实做得还是挺爽的,手上全权负责了GoToMeeting这个产品web端的设计工作,感觉自己对产品、对部门都有一定的影响,和PM以及工程师的关系都不错,所以也不是说已经下定决心了。当时还有一个事情影响到我,就是我们公司当时可以帮我办绿卡,所以我就想要不先等等申个绿卡再看看。但后来公司要裁员了,你知道一旦公司在某一年裁员,那么当年就不能帮员工提交绿卡申请,这等于是加剧了我想走的念头。

 

后来我就跟我对象老王商量,一开始考虑去他所在的城市洛杉矶,但发现洛杉矶的薪水和硅谷还是差很多,我当时的薪水在洛杉矶要做到manager甚至lead才能拿到,后来就跟老王决定说要不一起去硅谷吧。

 

当时公司还发生了一些戏剧性的变化,就是我们整个GoToMeeting部门被从Santa Babara调到了旧金山,我的PM什么的都搬去了三番,然后我就想是否可以也调过去。但是跟老板沟通了很久,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没有能够过去。这大概是压倒我的最后一根稻草吧,然后我就下定决心走了。

 

真正开始找工作的过程蛮顺利的,我用了一个叫做Hired的网站,填完资料后很快就有好几家公司来联系我了,其中一家就是SalesforceIQ。我跟他们面试整个都很顺利,我也非常喜欢他们公司的文化,所以在他们发了offer之后我很快就把其他的offer都拒了。

 

我觉得第一份工作可能很多人都会进入一个瓶颈期,会去思考「我的下一步在哪儿」。在这个瓶颈期里,你要么是自己努力去打破这个僵局,要么就是去寻找别的突破口。我当时感觉自己无法打破当时那个局面了,像裁员和部门震荡这样的事情我感觉自己真的是无能为力,所以就选择了跳槽。现在回过头来看觉得自己是做了正确的决定。我很喜欢现在公司的文化,我们有专门的人来管理员工的happiness,确保大家都工作的愉快开心。同事之间日常也会有非常真诚的反馈,大家有话直说,我很喜欢这样的氛围。

 

Hoka:在面试的时候你是怎么去了解一个公司的文化的呢?你在面试的时候问了哪些问题?

 

Spell: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我是一定要问面试官问题的,对我来说这是很重要的环节。我觉得了解一个公司的文化可以从recruiter跟你交流的过程中就可以管中窥豹如果HR给你回信息很慢,然后跟你交流的过程中都没有那种对工作的激情,我可能就不会对这家公司有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我基本一定会问以下这些问题:

  1. 你们平时是怎么和PM和码农合作的,能用最近的一个项目来举例嘛?

  2. 你们公司的product roadmap是怎么定的?——通过这个问题来了解在公司里设计师的话语权有多少。

  3. 你们Team最想要的Candidate有哪些特点?你觉得什么样的设计师能在你们团队中取得成功?——如果面试我的人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缺什么样的人,我就觉得他们完蛋了。如果他们有明确的目标,我就可以衡量比较自己是不是和他们想要的设计师的能力匹配。相比于几个小时的面试,我对自己的了解肯定比面试官对我的了解要深刻。通过了解对方的期待,我也可以更好的做出选择。

 

Hoka:我觉得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而且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你问这些问题的方式,比如你会问「什么样的设计师能在你们团队中取得成功?」这种问法让人觉得很舒服,但同时又能得到你想要的信息。

 

Spell:我觉得会反问面试官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面试技巧,你其实可以通过问问题来展示你的思考和才智,从而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Riceman:接到offer之后怎么跟HR商量薪水呢?这一点大家可能比较难以开口,但我觉得你应该很有经验!

 

Spell:我很鼓励大家拿到offer之后商讨一下薪水,因为跳槽是你涨薪水的一大途径。当时我给HR的信是老王帮我写的,我其实有点担心,因为他们给的也不低了,我担心自己会不会太贪婪,但是最后经历是成功的。老王写的信大概有这么几点内容:

  • 为什么?从HR的角度看,你凭什么跟我要更多的钱?——我有别的offer,但我也不想利用这些offer来涨工资,所以还没有跟他们到谈钱的地步,但这些公司的名字报出去,HR心里也就有数了

  • 我从Santa Barbara搬到三番需要很多钱来搬家

  • 我非常喜欢你们,我不希望钱成为我们之间的障碍


 

HR收到邮件立刻打电话问我,问「如果我们全部满足,你能不能立刻就签了?」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公司真的是值了。

 

我觉得你要是觉得自己值这个钱,就可以尝试一下商量薪水。我之前推荐过一位资深HR的文章,大概有这么几点:

 

  • 首先,不要太贪婪,10%-15%是比较安全的比例,尤其是从行业平均值往上的话。很多大公司对于同一个阶段的员工会有一个工资区间,如果HR说你的薪水已经到顶了,那可能商讨的余地就不大,但你也可以要bonus,毕竟bonus也是你可以激励自己的一个因素

 

  • University recruiter基本都是一口价,但你还是可以争取一下。我见过argue了20%还多的人,关键是要给他们一个可以信服的理由:比如我要还学生贷款,或者我是master学历但你给我的是本科价格,或者我本科一直在实习,所以已经有了一年的工作经历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因为想要更多的钱,所以offer被收回去的情况。因为公司招聘成本非常高,每个岗位有上千份简历,根据背景减少到50个人,然后分给设计师们做电面,通常会请10个人onsite,其中5个人拿到offer,4个人把公司拒了。这是一个1000到1的经历,每一步都要员工参与,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从公司角度看,每个发出去offer的人,都是他们想要去争取的人。后来我们的HR告诉我,Hired按照工资提成,按平均工资就已经要两万刀了,再加上员工面试的成本、onsite的食宿机票,你问公司多要一万块钱,也比他们重新找一个人便宜。

 

Hoka:我们看到你最近在知乎上回答了行业相关的问题,提到「UX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想知道「解决问题的能力」到底具体指的是什么?怎么培养这种能力?

 

Spell:大家应该看过很经典的UX honeycomb,里面有一点是产品一定要「有用」。用户要用得着你的产品,意思就是产品或多或少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比如Uber解决了「我打不到车」的问题,我们公司解决的问题就是「销售的流程很复杂,需要软件帮助他们」。

 

为什么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呢,是因为如果你不去定义这个问题,你的方案就会很主观,会变成「你觉得」用户有什么问题,而不是用户真的有这个问题。

 

如何锻炼这种能力?我在现在的公司里学到很多,一方面是多跟PM沟通,product designer其实有点像小PM。还要从不同渠道倾听用户的声音,我会和不同的职能部门合作,比如销售会说「今天这个软件没卖出去,因为用户平时是这样卖东西的,但我们的软件不支持」,所以我就能看到用户想要解决的、但没有被解决的问题。我们还有一个customer success团队,他们会从各种渠道收集用户的反馈,我们会从他们那里收集信息。我们还会和真的接客服电话的同事合作,去了解用户想学什么,因为用户打电话来问的话,一方面是我们设计得不够好,内容太复杂,另一方面可能是我们没有他们需要的功能。作为设计师,我们要积极获取这些信息,倾听用户的声音,总结用户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自己坐在那里脑补「如果我们有这个功能,super cool」。

 

还有一种方法是直接看用户如何使用你的产品。以GoToMeeting为例,你可能会想象大家衣冠楚楚气定神闲地坐在会议室里,等到接入会议了微笑着说「hello!」,但其实如果你去实地观察过,其实会议室里很可能一群人都在吃pizza,手油乎乎的,没有人想要去接入meeting,你就会知道其实真正的用户需求是快速接入会议,减少误操作。用户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是错的,只会觉得你设计得不好,问题或大或小,都是你发挥的机会。

 

Riceman:最近有很多新的科技趋势,比如F8里提到对未来的VR愿景、messager UI、物联网,不断有新的事物冒出来,你认为用户体验设计师应该用什么心态来看待这种变化?

 

Spell:我先说一下怎么跟进行业趋势吧。知乎上经常有人问我「请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趋势的?」,有这么几种方式:

  • 首先是硅谷得天独厚的资源,在这里有机会遇到很多厉害的人,听到他们的声音,我老板就是一个大V,在twitter上叫@inspireUX

  • 我每天匀很多时间阅读,Medium上有很多好的信息

  • 关注设计师社群的动态,很多时候只要讨论的时候别人聊起了,你就知道有这件事了;但如果没有别人说那一句,可能你永远都不会知道


 

再说说我对新科技的看法,我觉得在一个新科技刚出来的时候,制约我们的主要是技术上的限制,只有在技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轮到设计,而设计的任务就是帮用户跨越技术的鸿沟。比如VR,现在的一个问题是体验久了会晕,有的设计师也许可以从视觉上解决这个问题,但这很大程度是技术的问题,我们设计师能做的没有这么多。设计师能做的比较多的可能是设计交互模式,比如什么样的手势是最自然的?但这一般建立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不是你随便找两个人试一下就可以决定的,这更多是researcher的工作。又比如人工智能Facebook M,你可以有很多自然交互,但根本上这是自然语义科学。我觉得设计师先把自己碗里的东西搞透彻了,再去研究别的,会比较容易。很多喜欢做新型创新的是初级设计师,但高级设计师更关注怎么解决用户的问题,用户想看到什么,怎么用,把这个基本功打扎实了,有经验了,进入别的方向更容易。所以我不是很赞成因为最近VR火,就一定要设计VR,你可以试试更加established的领域,比如如果你不想做电脑上的交互,你可以先试试电视,这个领域大家的研究比较多,你上手也比较容易。

 

Riceman: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创办的UXOffer吧。刚刚也说到了你们在为很多有志于进入UX行业的同学开班,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什么东西,你为什么想到要开这个班。

 

Spell:我觉得一切还是始于一亩三分地那个帖子,后来有很多很多人联系我,问我问题,我开始觉得我解决不了所有人的问题,自己精力也有限,也发现如果只是告诉大家「申请要做这些这些事情」,有些人没有什么行动,即使拿到offer来了美国,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觉得这样蜻蜓点水的回复到大家到美国之后的生活帮助不大,毕竟我能做的有限,所以就想要能对大家有更多的帮助。

 

所以一个是想在这个行业比较火这个契机下,让大家知道HCI、UX是什么,帮大家建立健全的认识,了解它是不是最适合你的。

 

还有就是说实话,我觉得在美国,这个行业还是被美国人垄断,还有很多印度人涌来。我作为华人觉得很无力,我在很多team都是第一个中国人,所以就会想,我们为什么不能有我们的势力呢,我们中国人聪明又勤奋。

 

现在北美UXRen的群发展已经很壮大了。同时在这个群里,我们发现大家问的都是一样的问题:申请、找工作、找实习,那我们何不把问题都拎出来一起,用合适的价格,帮大家找到最好的资源,分享最好的经验。有了这些之后,我们也有更多的能力、资源、钱去做一些免费、更公益性的活动,给更多人提供帮助。

 

所以我联系了很多硅谷的其他设计师来帮助同学申请,连线最适合你的人,带你做申请,这样你也不用去找坑爹中介、被坑很多钱。然后更多是把这个能力传承下去,在这个行业中发展一批华人势力。

 

Riceman:第一批学生的申请结果怎么样?

 

Spell:去年其实我们招的人很少,就20个学生,有2个最后决定留在国内工作、没有申请,剩下申请的学生拿了大概50多个offer,有8个拿到了奖学金,我们拿了6个CMU的offer,感觉都垄断了,Michigan也有好几个。

 

Riceman:你们网站的地址什么?

 

Spell: uxoffer.com,我们公众号是uxoffer,会经常放一些设计趋势、申请故事之类的,欢迎大家关注。

 

Riceman:留一个自己的联系方式吧。

 

Spell:我觉得这期节目最受益的可能是还在彷徨的孩子们,你们一定要相信努力是会有汇报的,我无数次地在自己的学生身上看到了这一点,即使不是来自设计专业,只要坚持努力,还是会有非常好的结果。我在知乎上就叫Spell。

 

 

 

 

文章来源:UXminion

图片来源:花瓣网

A2

===============================================================

不知不觉UXRen社区官网已经两岁了, 在这里小编要感谢那么一如既往支持本站的油茶人。

UXRen.cn欢迎油茶人投稿,提供有价值的资讯、线索、点子及建议。

邮箱:contact@13tech.com.cn

注明:本站内容及数据部分来自互联网及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UXRen社区发布文章均来自UXRen会员原创、成员投稿、活动笔记、翻译组原创或者授权文章,部分文章为转载内容,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添加qq:497027206(小编Tracy),感谢支持。(163)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