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清明上河图的VR体验,才是真正的VR电影?

57c98490e7001

作者:田苗

 

 

9与2日下午,英国瑞丹斯电影节北京站与中国电影网、威锐影业联合举办一场《VR&电影》的公开大讲堂活动。活动现场,威锐影业的董瑷珲导演从实践经验中表达了对VR电影的展望,同时他认为VR导演是不准确的定义,应该称为“VR建筑师”,尤其是开发VR版的《清明上河图》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VR导演更像“建筑师”

董瑷珲导演曾发表文章,讲述了自己经历VR电影制作的十个大坑。此次活动现场,他并不认同别人称他为VR导演。他表示,VR导演是不存在的或不准确的定义,因为导演是导表演,有了VR后,媒介发生改变。电视电影的主题是真实人物,尽管动物也会表演,但多数是机械化的,而人的表演需要导演调动他的情绪。对于传统表演,导演形成非常必要,也很特殊,同时只有在电影里导演才突出其重要性,比如要控制表演,这点对于戏剧和舞台剧的导演很类似,但电视导演更多做的是调度和场面。

 

那么VR导演在做什么?

他认为,未来VR导演应该被称为VR建筑师。人们进入全景虚拟的世界后,首先是一个世界,需要塑造这个世界,导演不仅仅导表演,而是如何塑造世界,所以更像建筑师。比如走在教堂里,观看这么庞大的建筑,为什么要开天窗,为什么阳光从顶上射下来,其实是通过布局在讲故事。由于现在还处于初级形态,可以简单说VR导演在调度一些演员,“像我,主要是真人实拍,虽然有很多特效,但不会像动画、游戏一样。 ”

 

设备不是负担,故事更重要

57c984abf1923

然而,从专业的电影人转换为“VR建筑师”,他不认为VR电影拍摄有负担,“如何讲故事”才是重点。首先设备,传统的拍摄需要设备,拍VR也需要设备,无非是多一些镜头,拼接做全景。其次交互上,传统的电影从业者不去考虑,VR电影可能需要考虑一下。

 

可能流程上会有些不同。电影需要做特效,后期渲染,传统的电影一个平面特效花10个小时,而VR电影是6个面,渲染成本是传统的6倍。如果拿1亿拍一部电影,后期成本大幅增加,这对商业环境来说不太现实,所以VR电影选用游戏引擎来制作,利用即时渲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他认为,作为VR内容创作者,他不指望自己会设计一套设备让所有人用,重心则是“怎么讲故事”,现在看起来,VR更偏科技,未来可能更偏艺术、文学、哲学,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的东西,而“这实际是是缺失的,未来必然会形成一套独立的语言。”

 

因为内容创作者卖的是故事,VR有多么酷炫没有用,关键能达到什么体验。故事只有被描述出来,别人能接受,才是有价值的内容。他谈到,国内最近有好几家公司,开发VR版《清明上河图》,“这是很聪明的举动。你觉得是一种体验,但它更是一种故事。走在汴梁的街道上是什么样,所有人都想尝试,那么就能产生商业的收入。”

 

 

 

 

文章来源:雷锋网

========================================

不知不觉UXRen社区官网已经2岁了, 在这里小编要感谢那么一如既往支持本站的油茶人。UXRen.cn欢迎油茶人投稿,提供有价值的资讯、线索、点子及建议。 

邮箱:contact@13tech.com.cn 
注明:本站内容及数据部分来自互联网及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