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两年有余的用户研究经历(上)

作者:郭淼(网易,高级用户研究员)

 

近期调整工作,终于在忙忙碌碌一年半之后,可以不用打仗一般干活,趁机小结一下近1年多在网易的工作,一为总结经验,沉淀技术,二为发现问题,静心思考。

提笔时发现其实回国已2年有余,一直从事用户研究工作,前一份服务于中国移动视频基地和上海移动电商部,后一份在网易,均未有过任何小结,遂趁此机会一起办了。


14年6月回国,8月进移动,15年6月离职,说起来在移动只做了不到一年,主要负责移动几个App的用户体验和用户研究工作:

中国移动视频基地(现咪咕视频吧?)

 

1. 前期主要在做满意度测试、用户访谈、用户测试工作

这期间基于学校的基础理论,完整照搬标准流程,因为时间上并不是很紧,可以把项目的每个流程中的内容都尽量做到,也在执行中体会着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各种神奇反应。比如:

  • 做访谈,流程确保完整,从计划、确定目标、设计问题脚本、招募、签订同意书、访谈执行、发放奖励、访谈内容分析、产出报告、后期用户维护;
  • 访谈脚本也会做到比较详细,设置问题时再三考虑问题的可理解性和可能获得的信息;
  • 甚至连Consent Form这种内容,其实国内并不在意,也会装模作样的和用户签一下;
  • 文本分析则略显基础,虽然会用一些sorting的方法,但毕竟数据量不多,基本都是在用人工处理的方法执行;
  • 后期建立了核心用户群,用来维护参与测试的用户,让核心用户随时可以有反馈的途径。

 

2. 除了常规用户体验工作之外,也做了几件相关的事情:
  • 几乎全程参与用户体验实验室的建立,从空间设计到设备安装,眼看各种设备、软件到货,一点一点装起来,参加设备培训,然后给其他同时培训;
  • 编制了一门内部用户研究普及课程,其实就是写了一个PPT,供其他部门同事了解用户研究。现在想想这个工作还是做的太轻了,如果推的重一点,或许可以更加提升UX在公司内的地位;
  • 趁着实验室有眼动仪,学习、体验了眼动仪的设置、使用和数据分析,虽然水平初级,但总算有过摸索的前期过程了。

    可用性实验室观察室

 

3. 参与了产品版本更新中的交互、视觉方案迭代评估:

因为近10年的设计背景(虽然是工业设计,但还算自信),所以在整个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也有着较高的参与度,和交互同学、视觉同学紧密配合,甚至某些时候独立出几个方案,供大家评审。

 

4. 后期参与制定用户体验评估体系:

入职半年,年终总结的时候,忽然发现很难评估我们的工作效果,在领导的鼓动下,做了几个常规用户体验评估的case study,并初步搭建了公司的用户体验评估体系,通过定量与定性的指标维度,综合评估手头几个主要产品的用户体验水平,刚好可以监控我们的工作是够可以提升产品体验。

 

5. UXRen组织的各种活动分享

由于工作较为轻松,所以周末经常参加UXRen在上海的活动,也有厚着脸皮为了核心成员,甚至有幸受邀做过一次分享,主要是和另一名来自联通的用研朋友一起对比、吐槽移动通讯行业公司的用户研究工作。当然,UXRen的多次活动后,也结识各路牛人,可以沟通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甚是happy。

回头看看,不到一年的时间,其实也算充实,从理论初入实践,项目仍偏基础,停于流程方法,甚少深入思考,这也是当时始终觉得工作内容上过于形式,与产品之间的关联不足的主要原因。另外,在移动内部,UX的地位并不高,团队不大,发展空间较小,用研虽与设计共存,但缺乏数据、产品等的支持。所以5月中,开始关注其他的工作机会。

记得应该投过不超3家公司,就不一一列举了,都是想去的才投,综合考虑,换城市来了杭州,选择网易,除了常规原因之外,还有就是来面试时,环境极佳,相比之下,之前去面京东的空间设计,则略显普通。具体工作思考详见下篇~

 


推荐阅读

【视频课】用研新人的成长捷径
【视频课】8课时掌握用户角色/用户画像方法
我这两年有余的用户研究经历(中)
我这两年有余的用户研究经历(下)
B端创新产品探索中的关键问题总结

1 条回复

  1. 头像 匿名说道:

    EdYh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