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Ren原创】用研小鲜肉成长日记2—“扒资料”技能上手指南

ur-collect-resources-00 

接到新的用研需求时,你很可能发现:已经挥别了昨日熟悉深耕的领域,脚下完全是一片找不清东南西北的纯洁净土。

而此刻还需要你在专业性和敏捷性上做平衡,用2-3天的时间切入新的领域,从二愣子变成知情人,从第三者努力转正。起码,访谈用户嘣出来的专业名词你要懂吧?问卷选项你得玩儿的出来吧?更何况,你还肩负着提出产品推断和建议的重要使命,逼格的底线总要守住吧。所以,问题是: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一个新领域获得有广度和深度的理解

在此结合自己参与的项目经验,聊聊面对新领域新产品用研时的“扒”资料过程

 

途径一:原生态网络资料

面对陌生或触手难及的“高冷”领域,个人偏好先通过搜索引擎、行业网站、微博获得具象化的感性认识。比如作为土鳖IT女青(diao)年(si),曾通过这些途径基本化解了调研时尚时浓浓的抽象和迷茫。

  • 搜索引擎
    是个大的入口。每个人都有钟爱的搜索引擎,就本人而言,“Google+百度”足矣。比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能让人对一个事物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基本的了解。虽然大都并不深入,但好处是在此基础上,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资料。这与看综述查文献一样,从关键词衍生搜索,顺藤摸瓜,会找到海量信息。
  • 行业网站
    是一扇了解行业的正宗天窗。通常,前3个搜索结果是关键词的百科和图片,紧接着就是行业领头羊的网站。以“时尚”为关键词,综合Google和百度的结果,就能知道YOKA、VOGUE算是时尚业的大鳄。点击进入,各种精致华美的大牌广告、满目的红唇长腿大胸、论坛里弥漫着买买买欲罢不能之音,“时尚”的气息便已刺激了视听。
  • 微博
    是重要的、较个性化的信息补充途径。搜索得来的信息常存在固有缺失,比如对某些敏感信息统一的讳莫如深,需要了解的重要事件无官方回应。有时,仅用微博就能把某些行业/事件扒个底朝天。如:“互联网餐饮/雕爷”、“奶茶MM与强东哥分手始末”(免责申明:随意举例,无他意图),在微博首页把关键词(事件或姓名,自行决定)一搜,几百篇最新报道的资讯就出来了,以一些重量级的文章和网友的评论为重点的浏览,速度很快。重量级文章出现后,一般某一时间会有很多媒体同时转载;当对事件出现不实或不满的消息时,评论里常可以看到知情网友的指正。
Tips:原生态的网络资料,意味着海量信息的狂轰乱炸,常见特征有三:碎片化、不精准、难分真假。而信息爆炸的时候,对信息评估的能力决定了你对世界的看法。因此,这一途径常用于在头脑中对陌生领域形成印象和感知,不利于进行推论和判断。

 

途径二:行业报告和评论

如果说“扒”资料,需要注意“全”和“准”之间的把握,个人认为后者的权重更大。难以穷尽的时候,精加工高纯度的提炼优先。

  • 行业报告
    基本是纯干货的集合。找到一份好的行业数据报告,是快速了解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定位调研产品在市场中level的利器。如调研奢侈品市场这种高冷领域,拿着买白菜的钱操卖白粉心的你,可能很难有一线的实践体验,一份报告更是必备。按个人经验,常用且靠谱的有:艾瑞咨询、易观国际、百度数据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还可以根据需要收集贝恩、波士顿等咨询公司的免费报告。另外,国家政策和官方统计,如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里免费的报告下载,绝对有助于你下一盘大棋。
  • 行业评论
    站在能人的肩膀上“偷懒”。大部分的资料是描述性的,解答“是什么”的问题;而项目更多时候需要你对行业有一定看法和判断,解答“为什么”甚至“怎么办”的问题。这时候若能找到一些好的评论,或者脑洞大开的分析,大有裨益。比如,工作中搜集互联网行业的观点和评论首选: 36氪、虎嗅、ifanr、极客公园、雷锋网等;作为涵盖领域广,牛人均匀分布的知乎,也是寻找答案的重要借鉴。通常,几份相关联的资料放在一起,互相印证,足以勾勒出细分领域的面貌。
Tips:1.行业报告做不到绝对的客观、公正,这本身与样本采集、问题设置等因素有关;尤其是非权威机构发布的行业报告,主要用于了解大趋势,具体用处不大;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查看几个不同来源的报告,交叉对比检查一些关键数据,便大概能知道误差多少。2.只要是评论,就存在主观性问题,这与约稿人/文章作者的自身沉淀、提炼水平等因素有关;以评论为资料,重在顺着逻辑,找到论点和相应论据,然后结合当前已有资料判断观点是否有理有据。

 

途径三:专业人士

以上说的都是外部资料,只要有搜索和穷尽之心就人人平等。而从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扒”出的信息才更可能是内部、敏感、核心,具有针对性甚至八卦的。

有时候可能得到一些内部数据、付费的咨询报告、内部讲义等资料,但个人认为最行之有效的还是找业内的牛人/管理者聊一聊。他们大多一直是领域内的深耕者,是采集日月之精华的活数据库。比如,一个站稳脚跟的商业摄影师,能有一口气告诉你行业人群比例、收费情况、项目从竞标、接拍到后期的流程;上至陈漫视觉风格、艺术价值、吓尿的收费水平,下至科班学生的皮包公司,营销手段,甚至明星八卦的证实证伪,聊着聊着收获满满。

方式上,常以单独聊为主,轻松、便于互动、内容可上可下,像一场简易访谈;也曾在资料稀有时,组织编辑、产品、商务、交互等集体讨论,甚至像焦点小组一样,提前撰写了提纲,会中速记每个人的发言,会后逐一提炼,分类整合,也是蛮拼的。

Tips:还是那句话,任何信息不要照单全收。一些从业者可能因为利益相关,当局者迷,而使其某些时候的一些判断带有感情和偏见。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你经过定义搜索、感性认识、行业报告和评论分析后,立足市场大环境,对信息的理解可能更全面公正。

 

途径四:来自用户的声音

搜集了那么多资料,听了那么多评论,可能还不够。因为,报告里指出的、评论认为的、工作人员判断的,可能都不是用户在意的产品问题。

如果产品从未经受过用研的洗礼,请先“扒”后台的用户反馈。这是最具针对性、来自真实用户的声音。甚至,你可能不需要了解行业,按照类别总结,根据频次和重要程度区分优先级,就能从后台动则几百页的用户反馈梳理中找到大致调研方向。此处,高能预警:用户反馈里绝对夸少骂多。因为,体验好用户会默默使用,稍有不慎便涌出各种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没办法,用户就是那么任性。看了50页反馈后,别担心产品要挂了,反而说明用户没有放弃,希望改进,希望产品更好。

另外,在相关论坛/QQ群浸泡一段时间,可以很好地完善对一个问题的框架搭建。曾经,作为只玩过俄罗斯方块的菇凉,通过提问、潜水和围观摸清了某RPG策略类游戏玩家的沉浸体验。

综上,行业千差万别,方法不能一概而论。但核心工艺均在于资料脱水——通过逻辑地筛选、辨别、质疑乃至求证,形成自己内在的理解和判断。正所谓“天下武功,思路各异,变化万千。唯有内功,殊途同归”。而这些,都只是用研项目的第一步,要让用研结论有理有据,还需离开资料,“躬行”于产品的现实世界!

 

那些年犯过的错

1.流于表面。第一次搜集资料时,网撒的很大,把所有行业报告、评论、竞品分析的全部结论罗列在一张word里。实质就是各种结论的复制粘贴大杂烩,囧。问题在于没有意识到,任何结论都有其适用范围,论点需要论据的支撑,结论判断需要考虑影响因素的差异。

2.缺乏抽样思维。最初统计应用商店里的用户评价,因为量少,是实实在在一条一条的阅读和记录。后来发现后台反馈数量庞大,就以快速浏览的方式,觉得重在找出共性的问题即可。全然没有运用随机抽样,从样本推论总体这样基本的调查思路,也是醉了。

 

用研小鲜肉成长日记1—信息的收集、甄别和呈现
 
作者:Elsie Wu
文章来源:ME网易移动设计
顶部图片来源:http://www.myoptimind.com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